美 國知名的禮儀專家 Emily Post(1873~1960)說過「不戴帽子的女人算不上是時髦人物」(It is impossible for a hatless woman to be chic.)。女人帽子(Millinery)在上一世紀40~60年代,曾經是名媛仕女展現風華的重要飾品 . 可是到了60年代以後隨著女性主義發起,女人不斷爭取從約束她們行動自由的繁文縟節, 她們要 讓男士們注意的不再是爭奇鬥豔的帽子,而是她們裝在帽子下頭腦裡的聰明智慧,於是浮誇的帽子就逐漸從女人的衣櫥中消失。但是在西方正式的禮儀中,女帽還是 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在19 世紀到 20 世紀初期,成年女人不帶帽子和手套出門,是會受到嚴重的歧視的。到了現在女士帶帽子是出席重要社交場合的時髦裝扮。


Hatwoman 店裡很整齊,很流線的感覺, 每頂帽子放得井然有序,爭艷鬥麗。Elizabeth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造帽師,每年約干次她也會去不同地方搜尋新晉有創意的造帽師, 店中很多款式各有千秋,活活的一件藝術品, 每頂也令人愛不釋手,仔細欣賞,也能大大地感受到造帽師的心血和心思。


1/ Karen Henrisklen
集合雕塑化的特質和現代美學, 既時尚又華麗,顯現出淡淡的高貴氣質。 戴上後發現這精緻, 細膩的羽毛答在一起是如此的美麗,羽毛型態很立體,非常優雅。
2/ Stephen Jones
這位大師不容置而,店內有他的creative 製作, 其藝術程度令我很impress,很值得欣賞, jones 有如魔術師般打破人們對帽子的定義,他把一頂頂帽子化身為精美的裝置藝術品。在學生時代就曾與當時也是學生的John Galliano合作,如今他合作過的品牌包括Dior,Walter Van Beirendonck,Jean Paul Gaultier,Comme des garçon等,其中為Dior製作過的帽子據說已超過一千頂。他也相當受到義大利Vogue總編Anna Piaggi的青睞(就是那位藍頭髮的怪婆婆),時常戴著Stenphen Jones的帽子出席各大場合。
3 / Jaycow
她是香港第一,也是唯一的造帽者,她的設計技術不斷創新, 無論帽子或頭飾,婚禮或華麗舞台….別緻創意的布料和配飾令JAYCOW對帽子創作的 CREATIVE 熱誠有增無減。近年香港人逐漸有戴帽的興趣,Jaycow功不可沒,部份是透過她為香港名人的台上演出所製作的帽與頭飾,包括莫文蔚、陳奕迅、薜凱琪、台 灣女樂隊S.H.E及歌手孫燕姿等。
4/ 另一個新品牌 Tour De Force 設計風格FUNKY 有趣,用上挺身的色丁緞布造出有趣立體的型態,很摩登而且很前衛!
到 Hatwoman 的網站可以看到更多品牌的簡介, 順帶一提我很欣賞的一位攝影師 Baldovino Barani和有名的時裝stylist Holly Suan Gray 是參與是次CAMPAIGN 大片的功臣, 照片很值得收藏! 在中環的店,大家其實可以抱去欣賞藝術品的心態去細味每位設計師的傑作!
很高興香港終於有這麼高質素的地方賣帽子, 令我們更為大開眼界! 提高我們對帽子文化的認識, 而且, 希望hatwoman 能夠作為香港的先鋒, 引領我們對這門藝術的欣賞態度和學問! 期望看到更多屬於我們本土的帽子設計!
Hatwoman: http://www.hatwoman.hk
p.s. 我自己的小手作, 也不賴吧!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